新春走基层丨春联送上七连屿

 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聂新鑫 文子玉 自海南三沙报道 “玉蟒呈祥千业旺,金莺报喜四时春。”烫金团花图案的红纸上,笔走龙蛇、墨香四溢,一副副春联、福字在书法家挥毫之下书写完成。

女人离不开男人,在忍受煎熬的时候,女人都希望能够得到一个男人的怀抱……

  1月22日下午,在海南省三沙市七连屿赵述岛的中心广场上,“翰墨飘香迎新春 笔墨浓情送祝福”志愿服务活动正在进行。省书法家协会的书法家们专程上岛,为当地干部、群众书写春联,送上祝福。和不少群众一样,符名友也站在桌前,双手帮忙抻直红纸,笑意盈盈地等待着属于他的春联。

别,别啊,我知道你忙,你一直是个大忙人,家庭好,能力强,人又漂亮,这么忙又是为了什么呢?林志昊感慨唏嘘起来,再怎么说,我们曾经也是校友,又在部队一起呆过不少时光,差一点,我跟你也是进了同一个部队,我知道,在你们的眼我劣迹多多,可我这样,也是没法改了,好不容易能联系一个老朋友兼战友,一起出来聊聊吃个饭吧,你不会,连这个面子都不给吧?你要是看不起我,权当我没说。

  赵述岛,距离三沙市政府所在地永兴岛8海里,是西沙群岛中七连屿的第二大岛。作为祖国南大门的重要组成部分,七连屿如一串莹白的珍珠,静谧地镶嵌在浩瀚的南海碧波中。这里也是西沙常驻渔民最多的岛礁。

夏千诺的身体非常的灵活,在躲避开这石龙尾巴的攻击,手里的月刃狠狠的切在了面,爆发出一片绚烂的火星,锋利的月刃并没有切开这石龙恐怖防御的身体,巨大的反震之力,让她弱小的身体倒飞了出去。

  符名友是海南省琼海市潭门镇人。潭门是个历史悠久的渔镇,自宋元年间起,当地的渔民世代打渔,靠海吃海。从符名友往上数三代,都以在三沙各海岛捕鱼为生。2001年,刚满26岁的他跟随父亲登上赵述岛。遍地垃圾与螺壳、荒草丛生、蚊虫肆虐……初来赵述岛,他面对的是恶劣的自然环境。但符名友心里明白,驻岛打渔不仅是满足生计所需,肩上还有份“守岛就是守国”的责任。随后多年里,无论台风肆虐抑或少水缺电,他都不曾退却,咬牙坚持了下来。

师傅,这是怎么回事诸葛孔明完全都没有看到李小军是怎么动手的,这些家伙的身体直接被禁锢在了原地,实在是有些匪夷所思了。

  2014年7月,为了加强当地海域的维权与维稳、保护和开发,三沙市七连屿党工委成立,常驻办公地点就设在赵述岛上。从最初只有4名党员干部到如今的31名党员干部,他们坚守在赵述岛,与渔民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,成为渔民们的主心骨。

也许曾经爷爷迫害过他们母子,也许曾经有着极深的怨恨,可是那时候,一切都烟消云散了。

  从最早用塑料布、木板搭建的毛毡房,到就地取材建造的珊瑚石屋,再到如今的花园楼房“幸福苑”,党员干部带领群众一同克服高温、高湿、高盐、多台风的恶劣环境和缺物资、缺水电、交通不便、基础设施薄弱的困难条件,筚路蓝缕、以苦为乐,一砖一瓦、一点一滴,把荒岛建设成美丽的宝岛。2021年,七连屿党工委被评为“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”。

  “今年春节,我们有11名党员干部要在岛上和大家一起过年。”七连屿党工委党群办公室主任吴鹏说,“正月初四再换班,这里始终都有党员干部在。”

  小岛上的生活越过越好,2017年以来,符名友在出海打渔间歇还当上了岛礁巡护员,每天巡岛、捡拾漂浮垃圾、保护岛上绿植,守护家园安宁。

  这几天,符名友已经在准备岛上春节文艺汇演的节目了。“岛上每年春节都会有文艺演出,各家渔民一起参与,很是热闹。”符名友告诉记者,2019年春节时他演唱了一首《把根留住》,赢得大家阵阵喝彩。“中国有句古话,叫‘来者落地生根’。我们就要像父辈一样,在赵述岛上牢牢扎下根,守护好我们的祖宗海。”符名友古铜色的笑脸上,双眼闪亮。

转载请注明:短视频助手破解版2022